×
西南农业大学学报

袁隆平学生追忆相处朝夕:工作之余聊天,他也

封面新闻 记者 田之路

5月22日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,举国悲怆,纷纷悼念追思。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原所长郑家奎,从学生时代就和袁隆平有过交集,工作后经常共事,和袁老一起致力于水稻研究多年。回忆起袁老,郑家奎在悲痛和遗憾的同时表示,袁老是他和团队一直敬爱的前辈,“一位聊天从不离开水稻的人,毕生的愿望还未完全实现。”

心系百姓吃饱吃好问题 袁隆平最后愿望尚未实现

1970年,袁隆平研究出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,他也因此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。

郑家奎和袁隆平是原西南农业大学毕业(现西南大学)的校友,作为袁隆平的晚辈和学生,郑家奎称袁老在其心中一直是“仰望的存在”。“1980年,我还没毕业的时候,袁隆平已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,我工作后他已经是院士了。”80年代的通讯和交通尚未发达,两人的直接接触并不多,郑家奎毕业后也投身于水稻育种方向的研究,袁隆平于他,是老师,也是崇拜对象。

三系水稻是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法,与他后来发明的两系法比,用三系法生产杂交种子的杂交水稻就叫三系法杂交水稻,简称三系水稻。

1986年,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: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,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。在三系向两系转移的过程中,郑家奎见证了袁隆平研究时的曲折与困难。当时,袁隆平团队在全国组织研究,遭遇困难重重,“因为两系在生产过程中,气候出现异常波动,对温和光的认识不够充分,导致好不容易成功,又遭遇了失败。”

袁隆平从未放弃过,又回到起点,重新认识现象,将光和温度控制,二系法生产杂交种子,省去了保持系,使杂交种子生产更为简单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经过9年努力,两系法获得成功,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。

郑家奎和袁隆平共事时,袁老仍在努力提升水稻产量,保证粮食安全,生产中国“超级稻”的目标奋斗。“在耕地减少的前提下,如何提高产量,保障粮食安全,是他毕生的愿望。”在研究过程中,袁老经常透露出对“吃得饱”和“吃得好”这个话题的关心,他常常感叹,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挨饿,自己怎么能休息呢。

在提高水稻产量方面,目前全国只有湖南实现了水稻每亩年产量1200公斤。这个数字也是袁老在人生最后阶段,最牵挂的数字。郑家奎介绍,在袁隆平的带领下,四川水稻产量于2017年左右实现1000公斤以上(每年每亩),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实现1100公斤以上(每年每亩)。:“袁老对突破1200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又执念,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得到验证,可惜现在的雄心暂时还未实现。”

聊天不离“水稻二字” 鼓励学生不放弃

让郑家奎感叹的是,袁老在致力于研究水稻生产种植几十年来,一直坚韧不拔的精神,和团队参与协作时也一直以专业的态度鼓励后辈。“他讲究科学精神,行就行,不行就不行,不行我们就换路线,开动脑筋,他鼓励我们去想,为什么没实现,是不是还应该探索和突破。”

除了工作时的专注,水稻研究已经贯穿到袁隆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郑家奎和同事虽然和袁隆平认识数十年,共事时自然以水稻育种为主要交流话题,但平时聊天,袁隆平依然把“水稻”二字挂在嘴边。

郑家奎回忆,袁老晚年时肠胃不好,害怕拉肚子,不喜欢在外面的餐馆吃饭,大家工作之余也会坐下来一起聊聊天,“我们一起聊天,他除了聊水稻还是水稻,哪里品质优,产量高,抗性好,都会和我们讨论。”遗憾的是,郑家奎最后见他是去年,而后几次袁隆平所在的医院不便探视,他未能再次和自己的老师坐在一起,聊聊水稻那些事。

袁隆平的的学生们铭记谆谆教诲,缅怀这样一位胸怀国家梦的科学家,将带着他的嘱托继续致力于科学研究。愿后生可畏,“稻下乘凉梦”不再是梦。

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
上一篇:袁隆平在重庆从小学读到大学,大学期间成绩单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